#民国历史#第四野战军是解放军中规模最大的一支,由抗战后进入东北的八路军、新四军、东北抗联以及接受的大量伪满部队改编而成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到1948年年底辽沈战役结束时,这支部队已经发展为拥有百万雄师的大部队,那他们的大量装备都是从哪来的呢?
来源一:接受日军装备
1945年抗战胜利后盘踞在东北的70万关东军开始缴械投降,这些部队的武器最终流向成谜,但苏联、日本以及美国的资料显示大多数武器最终都流向了解放军,但数量具体是多少没有定论。
只能从苏联后来公开的几组数字中得见一二,但大多数成为解放军的武器没有任何质疑。
第一组:步枪70万支、重机枪3000挺、轻机枪11000挺、大炮1800门、迫击炮2500门、坦克700辆、军火库800个。第二组:各式火炮3700门、坦克600辆、680座军用仓库以及松花江区舰队的全部舰艇。第三组:步枪70万支、轻重机枪总数12000~14000挺、火炮共4000门、坦克、装甲车辆600辆,汽车约2000辆。第四组:火炮、火箭筒、迫击炮共3700门、坦克600辆、机枪12000挺、汽车2000多辆。
上述几组数字虽然数目并不相同,但步枪、机枪、坦克的数量大体相当,可以证明四野装备来源之一是日军缴械后的装备。
来源二:东北重工业基地有能力制造武器
作为共和国的“长子”,东北拥有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——沈阳兵工厂,此厂原是张作霖于1921年建立,机器、设备、厂房最初都有丹麦公司承办,最初可建造无烟弹药以及普通枪、炮,1923年增建机器厂,1925年增建兵工学校和炮兵射击试验场。
兵工厂在张作霖的扶持下逐渐成为了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兵工厂,就连日本都艳羡不已。1931年东北沦陷后,日军占领了这里并改名为奉天造兵所,开始为日军生产各式武器。
东北解放后兵工厂重新回到了人民手中,虽然很多重型设备都被苏联运走,但经过购买等方式还是逐渐恢复了兵工厂的生产功能,又从外地请回了原有的技术工人和骨干,兵工厂得以死而复生。
来源三:国军
辽沈战役结束后,原有的50多万国军大多被歼灭,其中新一军和新六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,装备精良,很多都是美制武器,四野自然通过不断的缴获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。
除了上述主要的武器来源外,还有来自缴获满洲国部队和土匪的武器。
这正验证了那句话,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,最终四野不断壮大,人数不下百万,并且训练有素、装备精良,成为了当时最有实力的人民队伍,在入关后从北到南几乎横扫了整个中国,打出了很多流传后世的战绩。
德国陈兵320万,苏德战争一触即发,但苏联的想法却依旧天真无邪
一张图看懂德国进攻苏联的详细计划,详细到打下莫斯科之后的步骤
一场遭遇战志愿军险象环生,15分钟激战,116师3号人物险些牺牲
清军辛亥革命最大一战旧照,若成功大清继续,若失败大清寿终正寝
德国武装党卫军处女战为何被拆开作战?国防军:因为看不起你们!
张作霖苏联兵工厂坦克武器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